“赛里木湖你都没去过?白活了!”,央视名嘴撒贝宁这句充满感染力的推荐语,让新疆赛里木湖一夜爆红,成为无数游客心中的此生必去打卡地。
然而谁也没想到,短短几个月后,这个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高原湖泊,竟以屎满为患的尴尬话题登上热搜。
游客们捂着鼻子在户外就地解决内急的照片和视频在社交媒体疯传,景区临时搭建的厕所里草莓塔堆积如山的画面令人作呕,而网友们则半开玩笑地把矛头指向了撒贝宁,“都怪他一句话引来这么多人!”
这场看似荒诞的“厕所危机”背后,折射出的却是中国旅游业在网红经济时代面临的深层困境:当明星效应带来的流量海啸撞上景区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极限,到底谁该为这场“屎尿横飞”的闹剧负责?
展开剩余88%时间倒回2020年9月,撒贝宁和尼格买提等央视主持人在赛里木湖录制节目时,被这里“四山吞浩淼,一碧拭空明”的绝美风光彻底征服。
面对镜头,撒贝宁那句后来成为网络热梗的“赛里木湖你都没去过?白活了!”正是出自这次录制。
尼格买提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:“比起眼泪,我觉得赛里木湖很像是透明清澈的眼睛。”两位国民级主持人的真情流露,通过央视平台的强大传播力,在无数观众心中种下了“一定要去赛里木湖”的种子。
这颗种子在随后的几年里不断生根发芽,2024年5月,尼格买提、王冰冰等央视主持人再次来到赛里木湖录制节目,尼格买提在湖畔草原策马驰骋时向镜头喊话:“一定要来赛里木湖!”
明星效应的叠加让赛里木湖的知名度呈几何级数增长,那句“白活了”的梗在社交媒体上被反复玩味,最终演变成一场全民朝圣运动。
“撒贝宁一句话的分量实在太重了,”有媒体这样评价,“央视名嘴的金口玉言,裹着幽默的糖衣,精准地砸进了每个人心里那片叫诗和远方的自留地。”飞机、火车和自驾的车流,“汇成一股奔腾的铁河,浩浩荡荡地扑向那片传说中的净土”。
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赛里木湖接待游客量突破两百万人次,高峰期单日游客量甚至达到惊人的八万人,这个数字是往年同期的数倍,完全超出了景区的预期和承载能力。
怀揣着对人间仙境的美好憧憬,游客们不远千里来到赛里木湖,却连上厕所这样一个最基础的需求都无法满足。
你站在湖边,刚要感叹“人间值得”,肚子却不合时宜地翻江倒海,你捂着肚子冲向厕所,看到的却是“足以让人当场崩溃的景象”:队伍长得像贪吃蛇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。
好不容易排到门口,伸头往厕所里一瞅——“草莓塔”巍然耸立,到处都是排泄物,“相信大多数人的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字:逃离”。
多位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吐槽赛里木湖的厕所问题,有网友上传的视频显示,他在户外草地上用挡板遮挡身体上厕所。这些真实的一手体验迅速在网络上发酵,“赛里木湖屎满为患”的话题阅读量短时间内突破亿次。
面对舆论风暴,赛里木湖景区工作人员给出了解释:“景区有很多临时搭建的厕所,需要每天去加水,如果水没了就会比较脏,然后基本会关闭,等加水车来了才能继续使用。”
工作人员坦言,目前景区的临时厕所供水不太及时,对于游客在户外直接上厕所的行为,景区明确表示“这是不允许的”,但同时也承认管理存在困难:“具体是由景区执法局去管理。”
事实上,赛里木湖景区并非毫无准备,作为5A级景区,赛里木湖在旅游旺季前已经新建、改造了18个厕所,共计七百多个厕位,今年还新增了6个移动厕所。
然而这些措施在突如其来的游客洪流面前显得杯水车薪,景区管委会后来在致歉声明中坦承:“游客量增长带来的服务压力,绝不能成为景区服务不到位的理由。”
景区迅速采取了补救措施:新增9处公厕,另有8个公厕正在建设中;增加加水车的频次,优化厕所清洁流程,增派工作人员加强管理。
但问题的根源可能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,赛里木湖位于新疆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上,在这里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,都成了天大的难题。
最棘手的是水资源问题,整个新疆本就缺水,在高海拔地区铺设复杂的供排水管网,不仅成本是天文数字,施工难度更是超乎想象,更别提冬天了,零下几十度的严寒,能把地下的水管冻成一根根冰棍。
这种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,使得现代冲水厕所在这里成为彻头彻尾的奢侈品,景区不得不大量使用需要人工加水的临时厕所甚至旱厕。
清理这样的厕所,也是难上加难,景区的面积大不说,厕所也分散的很开,全靠人力和水车一杯水和一铲土地搬运,面对山呼海啸般的人潮,清洁工们就算长出三头六臂,清理的速度也永远赶不上生产的速度。
这种基础设施的先天不足与游客量的爆炸式增长之间的矛盾,最终导致了“屎满为患”的尴尬局面。
“都怪撒贝宁!”——这句半开玩笑的指责在网络上迅速传播,成为网友们调侃这场厕所危机的流行语。从表面看,正是撒贝宁那句白活了的推荐引发了赛里木湖的游客激增,进而导致了厕所不堪重负的局面,但把板子全打在撒贝宁身上,显然有失公允。
撒贝宁作为公众人物,对自己喜爱的旅游目的地表达赞美之情本无可厚非,问题在于,当这种个人喜好通过央视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平台放大传播后,产生的“名人效应”可能远超预期。
撒贝宁一句话,能让赛里木湖火成这样,这背后反映的,就是明星效应在旅游宣传里头那巨大的影响力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明星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,都能通过网络迅速扩散,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模仿。
这种效应如同一把双刃剑——既能短时间内为景区带来海量游客,也可能因接待能力不足而适得其反。
景区享受明星效应带来的红利,那也得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,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,不然就很容易像赛里木湖这样,陷入尴尬。
这次厕所危机给全国景区敲响了警钟:“别光想着赚钱,更得把心思花在提升服务质量、完善基础设施、加强管理这些方面,只有这样才能在旅游市场里长久地立足,持续发展。”
赛里木湖被当地人称为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”,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寄托着人们对这片净土的无尽珍视,如今这滴眼泪因为一场屎尿危机而蒙羞,但这未尝不是一次促使我们反思和进步的契机。
希望在未来,赛里木湖景区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完善、更加美好的旅游胜地,这不仅需要景区管理方的努力,也需要我们每个游客的配合。正如尼格买提所说:“赛里木湖的纯净,需要每个人共同去守护。”
旅游的本质是发现美、感受美,而不是破坏美,只有景区和游客都共同努力,才能让赛里木湖这颗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”,“永远保持它那份纯净和美丽,真正成为大家心里永远的旅游胜地”。
参考资料
闪电新闻 - 2025-07-22:赛里木湖景区公共厕所被曝“屎满为患” 景区:临时厕所供水不太及时
九派快讯 - 2025-07-22:赛里木湖公共厕所被上锁无法使用?景区回应
闪电新闻 - 2025-07-22:赛里木湖景区公共厕所被曝“屎满为患” 景区:临时厕所供水不太及时
九派快讯 - 2025-07-22:赛里木湖公共厕所被上锁无法使用?景区回应
发布于:山西省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